在商业领域,反复出现的市场行情和商品价格的涨跌在行业内早已司空见惯。 不过,液晶电视面板等一年多的涨价周期和近一倍的涨价幅度,显然还是超出了市场预期。 不过,从近两个月到下半年的市场情况来看,电视用液晶面板的价格已经连续两个月下跌。 预计今年年底面板价格可能会继续下跌。 这一轮液晶面板价格似乎在上涨。 终于结束了。 对于彩电企业来说,这意味着好还是坏?
年底前无论是尺寸还是尺寸都将出现降价或保持“下降”趋势
由于需求侧电视销售和供应侧放缓 面板厂商趋于超量增产,进入下半年,涨了一年多的液晶电视面板价格迎来了松动。 一是中小尺寸电视面板增长停滞。 7月份,以32英寸为代表的中小尺寸电视面板价格有所回落。 8月以来,大尺寸面板的价格也未能幸免。 从大陆、台湾、韩国的面板厂商和电视厂商协商的大单打折价格来看,已经成为指标的Open Cell(没有背光源等的半成品)在75片左右。 美元较7月下跌13美元(15%),价格已连续两个月下跌。 7月份价格持平的55英寸产品在8月份下跌了19美元(8%)至210美元左右,15个月来首次出现下跌。
相关研究机构也给出了类似的统计结果。 据Ovi Revo数据显示,8月份32英寸液晶电视面板价格下降8美元,预计9月份下降8美元; 39.5、43英寸8月降价10美元,9月预计降10美元; 8月50、55、65、75英寸价格下跌12美元,预计9月维持12美元跌幅。
群智咨询发布的数据也显示,8-9月全球液晶电视面板价格大幅下滑。主流尺寸(32、43、50、55英寸)价格保持10美元以上大降。 大尺寸(65和75英寸)面板受到市场整体低迷的影响。 需求同时下降。 8月价格下跌12美元,9月预计将维持12美元的跌幅。
分析面板价格下跌的原因无非是整体市场供求关系。 液晶电视面板市场的话语权开始从供应链的上游转向下游。 群智咨询相关分析师表示,在需求端,液晶电视面板海外销售需求明显下降,国内市场也表现惨淡,库存有所上升。 电视厂商面板备货策略趋于保守,需求大幅下滑。 供给端,面板厂商保持较高的利用率,液晶电视面板的有效供给持续增长。 尽管面板厂商正在积极调整产品结构,但在整体需求大幅下滑的背景下,却举步维艰。
从供需关系出发,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液晶电视面板行业未来仍有潜在的供过于求的危机,这意味着一旦液晶电视面板价格渠道 开盘,短期内难以恢复。 . 对此,不少研究机构预测,液晶电视面板价格的下滑将持续到年底。 以Ovi云网数据为参考,2021年12月中小尺寸面板价格较2021年6月下降40%以上,中大尺寸面板价格下降25%以上 %,超大尺寸面板价格将下降15%以上。 “三季度面板价格有所调整,四季度,随着市场供过于求的风险加大,液晶电视面板价格将全面回落。即 说,今年年底面板价格还会继续下跌,”一位彩电行业分析师对记者分析说。
价格战是好是坏?
就像液晶面板涨价周期一样,彩电企业不可能不 在成本压力下提高终端产品价格 同样,液晶面板价格将下降,液晶电视产品终端价格将出现较大波动。 这会给彩电行业带来哪些变化?
据奥维云网数据,2021年上半年,中国彩电市场累计销量1781万台, 同比下降14.7%; 销售额594亿元,同比增长15.1%; 均价3332元,同比上涨34.9%。 终端价格上涨压力上半年,彩电行业销量承压。 从销量来看,虽然整体市场零售规模增长明显,但彩电企业的毛利率仍受到一定影响。 记者梳理了相关彩电企业2021年半年报数据,各彩电产品毛利率整体下滑。 其中,创维集团毛利率16.6%,同比下降2.7个百分点; TCL电子毛利率15.9%,同比下降4.7个百分点; 海信视频毛利率16.05%,同比下降1.5%; 康佳电视毛利率为5.44%,同比下降9.33%。 随着上游采购成本的降低,彩电企业的盈利压力必然得到缓解。
不过,在面板价格逆转的另一边,彩电行业新一轮的价格战是否会卷土重来,也备受关注。 8月30日,小米电视官方微信宣布,Redmi MAX 98"和Redmi MAX 86"大屏电视降价2000元,售价分别为17999元和7999元,9月全渠道开售 1、这是液晶面板价格下跌以来的第一次“官方价格战”声明。 其中,98英寸巨屏电视价格再次创下历史新低。
“过去几年,价格战可以说是彩电行业最有效的提振方式。过去一年,由于成本压力,彩电价格持续上涨。 上涨,对各家公司的产品销售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。现在面临降价周期,恰逢“十一”黄金周、双“11”、双“12”等线下和 线上推广节点在接下来的两三个月内将陆续到来,终端产品不可能失败“降价”。 上述彩电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,在已经到来的面板降价周期中,彩电行业的价格战在所难免,但产业升级的欲望也在加速。 “要想在价格战下避免损失,并不是简单的与竞争对手通过价格抢占市场,市场低价周期很可能成为新一轮产品换代的契机。”
第一 其中,大尺寸占比将进一步提升,就像红米产品从98英寸和86英寸开始降价一样。 有分析人士表示,即使降价,面板和彩电企业更倾向于“大尺寸优先”。 利用降价带动更多大屏巨屏销售,符合行业上、中、下游的共同利益。
奥维云网最新预测也显示,在库存的竞争下,产品大尺寸升级是上游整机企业的共识。 同时,中国消费者对大尺寸产品的接受度也很高。 2022年,中国彩电市场的大尺寸升级还将继续。 65英寸有望成为最大主力销售尺寸,市场正式进入“6时代”; 主流品牌积极布局75英寸,70+市场迎来发展期; 80+市场产品线更加完善,成为彩电企业追逐的利润制高点。
其次,Mini LED将进一步加速渗透。 无论是当年红极一时的量子点,还是去年突然火起来的Mini LED,都是基于液晶面板的技术改进和迭代。 对于液晶面板企业而言,Mini LED新技术的引入是对产品结构的优化和调整,不仅增加了利润空间,也延长了液晶面板的市场生命力; 对于液晶电视企业来说,推出全新的Mini LED显示材料,也是为了摆脱传统液晶电视的价格战,希望Mini LED能够利用“更高的显示亮度、更宽的显示范围”等技术升级 角度,更精准的色彩控制”抢占高端市场份额。 目前TCL、创维、海信、三星、康佳、小米、LG等品牌都推出了搭载Mini LED背光的液晶电视。 华为也在7月底推出了首款Mini LED智能屏。 据统计,Mini LED电视的溢价水平几乎翻了一番。 业内预测,到2025年Mini LED产品可以保持20%的溢价水平,液晶面板价格周期的逆转无疑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Mini LED产品的加速普及。
“随着面板价格的快速下滑,中国彩电零售市场关键尺寸平均价格的下降已成为大概率事件。为保持行业收入规模,结构升级将 必然成为彩电行业的主要选择。” 云网消费电子事业部相关分析师表示,此次降价将刺激彩电需求,有助于改善低迷的零售销售。 同时,为稳定零售规模,提高单位产品价值将成为彩电企业竞争的焦点。
(文章来源:中国国家电网,图片来自网络)
相关知识
LCD面板价格正在好转。 彩电企业准备好了吗?
康佳推动OLED进入彩电市场,实现行业最大规模的产能跃升
普及是绝杀:OLED电视行业的又一次转机
前7个月4000万台彩电销售急需
彩电涨价35%,PPTV智能电视818诚意满满,看中盈利
普及是绝杀:OLED电视市场中的康佳公司即将破产
国产品牌异军突起 高端彩电市场竞争加剧
家电行业年轻化,老品牌不再有优势?
普及是绝杀:康佳促进OLED普及并引领行业发展
我国彩电产业增长格局发生变化,这些方面将迎来机遇